網站首頁
home
走進麝達
About Us
麝達基地
SHEDA BASE
麝達產品
SHEDA PRODUCT
林旅休閑
FOREST TRAVEL
片仔癀體驗館
PIAN ZAI HUANG
野生動物自然博物館
MUSEUM
最新動態
New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生物多樣性:這邊風景正好
隨著COP15的臨近,人們再次將目光聚焦到“生物多樣性”這個詞匯上來。作為全國物種最豐富的地區,近年來,云南省、昆明市創新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大力開展宣傳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風光如畫的云南,也是全國物種最豐富的地區。
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十三五”以來,云南省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云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2020年,記者先后兩次走訪西雙版納景洪市、勐海縣,因當地生態保護較好,野象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在景洪市大渡崗鄉、景訥鄉等地,均有野象活動。此外,在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記者也親眼目睹了金絲猴群。
2019年7月15日,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成立。該機構由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多家公益組織、科研和民間機構推動建立,為保護世界瀕危物種滇金絲猴開展相關工作,是云南首次嘗試建立多方參與的聯合保護機制。成立一年多來,以加強滇金絲猴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為目標,引進社會公益組織支持,投資1000余萬元,為滇金絲猴棲息地實施6100畝廊道修復造林,共種植云杉、華山松、冷杉等樹木63萬棵。
據悉,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成立后,實行保護管理機構、公益組織、科研機構、社區、公眾和愛心企業等廣泛參與的聯合保護機制,吸引越來越多的公益機構投入到滇金絲猴及其棲息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事業中。截至2020年12月,網絡成員單位發展到26個。
為有效解決野生動物肇事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等問題,1993年云南在全國率先建立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制度。2014年以來,共核定野生動物肇事保險案件13萬余件,兌付保險金2.97億元。
禁食野生動物的決定今年開始實施以后,全省穩步推進處置和補償任務。云南省及時印發補償標準,明確補償范圍和補償指導標準。同時,做好資金籌集下達,穩妥推進補償。截至目前,全省共兌現21383.25萬元補償資金,其中省級財政資金6197.57萬元,禁食野生動物退出補償兌現完成率達到100%,實際簽訂退出協議的養殖機構1770個,分類處置在養動物74萬余只。
1996年,云南率先在全國開展了國家公園新型自然保護地模式的研究、探索和實踐。頒布了中國大陸首部國家公園地方法規《云南省國家公園管理條例》,出臺了中國大陸第一批國家公園管理政策與建設標準,形成了國家公園建設的云南模式。
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保護好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統籌發揮了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為我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今年12月中旬,國家林草局調研組赴昆明市尋甸縣調研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調研組要求,云南省和昆明市要做好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十四五”規劃,高質量謀劃建設路徑,把國家草原自然公園打造成保護和利用協調發展的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云南“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世界花園”的影響力。
在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方面,云南在全國率先出臺了《云南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管理辦法(試行)》,理順了自然保護區管理機制,夯實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
12月中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相關負責人來到省生態環境對外合作中心,就推動云南開展生物多樣性金融示范項目進行技術指導。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生物多樣性金融示范項目概況和行動計劃,肯定了云南省生物多樣性的優勢,對云南開展生物多樣性金融示范項目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建議,并提出,以COP15為契機,加強高層對接,穩定合作關系,爭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領域更多地支持云南。
事實上,云南已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國際機構、周邊國家開展多年合作交流。云南邊境線長4060公里,2006年以來,云南加強與老撾、緬甸、越南等毗鄰國家聯合開展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了面積約20萬公頃的“中國西雙版納—老撾北部三省跨邊境聯合保護區域”,舉辦了“中緬森林資源保護與社區發展論壇”“中緬邊境北段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合作研討會”“中緬林業合作組第一次磋商”,與越南簽署了邊境林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合作協議。并加強與泰國、柬埔寨合作共享。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瀾湄合作”新亮點。
此外,還以熱帶雨林、干熱河谷、高原沼澤濕地等10個重要生態系統和云南松、思茅松、沉香等10個重要樹種為重點,出臺“雙十行動”林業科技專項規劃,科學開展保護和利用。目前,已建立各類林木種子生產基地5551個、82.8萬畝,建成國家和省級重點林木良種基地28個。建成重點種質資源庫16個,收集鄉土樹種800余種、近萬份,初步建成了云南特色鄉土樹種保障性苗圃體系。審(認)定林木良種810個,審查授予注冊登記植物新品種581件。
在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方面,相關機構收集核桃種質資源2005份,建成了全球保存深紋核桃種質資源數量最多的基因庫;建立了鎮沅千家寨、雙江勐庫等13處野生茶樹和古茶樹種質資源原生境保護區和保護點;國家種質勐海茶樹分圃已成為中國大葉茶種質資源保存的重要基地和世界大葉茶樹資源保存數量最多的資源圃。
昆明小學生通過繪畫作品學習生物多樣性。
宣傳活動采用精準普及與規模傳播、線上傳播與線下推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媒體分別在6個州市開展集中式、體驗式、跟蹤式采訪,全方位展現和播報,重點宣傳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成效,以及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呼吁廣大民眾關心、支持、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文章出處:云南省生態環境廳
上一篇:林麝養殖基地取香必備工具及材料
下一篇:林麝養殖基地麝的飼養